用美國PCE年增率告訴你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政策有效性
美國聯準會在2020年發布博客文章,正是定義長期平均通貨膨脹目標(AIT)為2%,一改過去1996年到2019年將2%認定為隱性通貨膨脹目標。聯準會以個人消費支出(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)所計算的通貨膨脹率和AIT做為指標訊號,進行聯準會政策的參考依據。
不過,單就這樣看聯準會通貨膨脹政策目標和PCE指標的比對,並不能看出什麼。不過,若要做短期政策,使用單變量的通貨膨脹率又能如何被使用呢?
我提出這樣的一個新觀點:
由通貨膨脹率的時間特性展現趨勢,再由趨勢期間的數據得到平均值和趨勢斜率做為訊號。
這是什麼好處呢?我提出兩個好處。
第一個好處是這樣的做法符合統計學迴歸分析對變異數分析的概念。由於通貨膨脹率在數據的集合概念上,為開集合。這不符合數學分析的標準。但我們仍要分析它建立短期政策,那就要考慮其他,如分段趨勢。分段趨勢如同實驗設計的分組,每組都能得到各自的平均值。此平均值會和全體的平均值(AIT)產生組間變異。各組又能得到組內變異。這不就是統計學的實驗設計嗎!
第二個好處是長期目標對短期政策可能產生落後影響,還可能發生太緊縮的情況。短期政策需要短期的趨勢線,由此在目標政策區間進行政策實施。而後平均而言達到AIT結果。趨勢線的優勢在於存在趨勢線和誤差。有利於預測未知的未來值。
數據來源
U.S.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,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Excluding Food and Energy (Chain-Type Price Index) [PCEPILFE], retrieved from FRED,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. Louis; https://fred.stlouisfed.org/series/PCEPILFE, November 7, 2022.
資料表名稱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Excluding Food and Energy (Chain-Type Price Index) Index
基期 2012=100
頻率 月資料
季節調整 有
日期 2016/01 ~ 2022/09
這數據下載後還需要計算與去年同期相比的通貨膨脹率。
最佳期間
最佳的趨勢線可以對應出最佳的期間(Duration)。想找出每個時間段的最佳趨勢線也需要整體的估計結果是最佳的。因此,在檢測後得到每次新的時間開始點需要「至少9個月資料」。每次增加新的月份數據,直到迴歸分析的判定係數下降就停止增加新的月份數據。如此,我可以得到7個時間段。
美國PCE通貨膨脹率得到最長的最佳期間發生在2020年8月到2022年3月,計20個月。讓我們看看這段期間的美國聯準會動作。
美國2020年3月開始降息和無限QE以因應新冠肺炎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。
2021年6月開始宣布SMCCF退場,開始賣出公司債的ETF;上調IOER和RRP。
2021年11月宣布縮減購債;12月加入縮債。
2022年3月開始升息,從0~0.25%升到0.25~0.5%。不過升息的影響發生在下個月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最新的趨勢從2022年4月到9月。正是符合美國聯準會的持續升息政策期間。
升息政策期間影響
PCE通貨膨脹率從2022年4月到9月的趨勢符合聯準會升息政策影響通貨膨脹。那讓我們看看這趨勢線的方程式:Y = 4.366937 + 0.007342 X。Y為PCE通貨膨脹率,X為時間變數。這條方程式的斜率代表PCE通貨膨脹率維持一個水平盤整的狀態。我們可以想做是聯準會的政策維持住通貨膨脹率不再往上攀升。
另外,這條趨勢線的斜率為正斜率,表示PCE通貨膨脹率是十分緩慢增長。這也代表聯準會的政策如果沒有實施好,就會變成快速上升。
那麼這樣的情況會維持很久嗎?從整體趨勢的每次新的開始時間點需要「至少9個月數據」的情況來看,近期的趨勢線只有6個月數據,還得再看3個月的數據,才能發現是否這個趨勢穩定或準備向下。
也就是2023年1月才能確定美國通貨膨脹是否被控制住。至於往下,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確定。